霸凌後的反擊--
以下這段話題 對於許多父母而言 可能也是一種隱憂
不用放在心上, 這些事情不一定會發生在你們家寶貝的身上.
前幾天在南台灣的一所監獄裡和100多位重刑犯相約
這些人還在外面的社會鬼混時,很多可能都是角頭, 老大, 更多的是一些小混混
幾乎每個人的身上都背著好幾條刑案, 從販毒到殺人, 高等法院上訴無效後的結局
從此在牢中渡過漫漫的人生
我一一看了每位受刑人胸前的名牌, 名牌上有寫姓名, 罪名和刑期
看到刑期這一行, 我倒吸一口氣, 18年算最短的,最長的是無期徒刑.
這樣的刑期 不知道他們要怎麼過?
從受刑人進場到坐下後,我直覺到今天這場活動中, 所有的可麗餅愛心活動的故事, 影片,可能都沒辦法把受刑人的心聚焦起來 . 於是我改變了以往的方式, 不看影片, 不說故事
我想用一對一的聊天方式 和願意跟我分享心情的受刑人來場心情告白.(可麗餅照做)
這個方式果然奏效, 這些身背重罪的老大和小混混們 就像沒人疼的小孩子一樣, 搶著跟我說他們的故事
他們的心情, 他們對稀微人生的最後一點期待 . 我一件一件仔細的聽, 已經關了一二十年的人, 感覺就像個孩子般,一直問我,不曉得會不會大赦? 司法不曉得會不會鬆一些? 讓他們能少關幾年? 有人拜託我 去跟政府講一下, 他們真的是做錯了, 請政府原諒他們, 早點把他們放出來….
這個時候的受刑人, 就像是一個做錯事的小孩,淚眼婆娑的祈求被原諒.
整個心情告白的過程中,有三個受刑人的故事 讓我印象深刻.
1*罪名: 殺人, 刑期: 無期徒刑
這位受刑人的外表憨憨的 ,講話時都微微的笑, 有點靦腆, 不大會表達,今年30歲
二年前跟幾位朋友在海產店喝酒, 被朋友用話激怒, 一氣之下 拔出手槍 朝著這位朋友猛開槍
把這位朋友的身體射擊成蜂窩….
一審定讞: 無期徒刑, 不得上訴
關到死.
2* 罪名: 殺人, 販毒 ,恐嚇,, 刑期: 18年
這位受刑人今年36歲, 在活動中幫忙黃老闆洗菜, 切菜,做這做那的講話很三八(我絕對輸他), 動作很誇張, 和他互動時 不會有冷場,
這樣的人, 搞不懂為什麼會犯這麼多的刑案?
3*罪名: 傷害, 殺人, 強盜 ; 刑期: 22年
這位受刑人, 今年24歲,長相清秀,面帶笑容, 名牌上所寫的罪刑和這個人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感覺完全不搭嘎. 我不知道這個人是不是被鬼附身了?還是怎麼了?
這三位受刑人的逐條罪刑中, 都有殺人的刑案, 有二個人是把對方當場殺死, 另外一個是把對方殺到只剩一口氣, 這一口氣讓對方在醫院的加護病房觀察治療了7個多月, 幸好有活下來.
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這三位受刑人都有著相同的一段童年時在學校被同學霸凌的回憶, 這一段被霸凌的過程中這三位小孩子不敢回應, 不敢反擊,即使告訴老師 也沒有多大的幫助.
三位受刑人中有兩位出身於隔代教養的家庭, 一位來自於純樸的農家. 一直到小學四年級時, 個子都小小瘦瘦的功課也不好, 在學校時沒有被稱讚過, 不起眼的獨自在課堂上的角落默默的過著孤單的校園生活.
有幾位同學很喜歡找他們麻煩, 例如會故意的在背後用書本猛敲他們的頭,然後跑掉, 會在起立, 立正 ,敬禮後突然的把椅子抽出, 結果是讓他們往地下一蹬,摔個四腳朝天. 學校辦秋季郊遊時, 帶去的零食全部被偷光, 後來只能呆呆的看著別人吃東西……
我聽到這些話時,真的很想破口大罵: 幹XXㄌㄟ,哪家的孩子啊? 該抓起來吊著打, 打到屁股開花, 怎麼這麼壞?
被欺負的當時 年紀還小, 個頭也小, 話也小聲 小到別人聽不到他們的求救聲, 別無他法,只能一味的忍耐.
我問這三位受刑人: 當時你們都沒想要反擊嗎? 即使一次也好,不是嗎?
他們: 當時不敢反擊, 沒有人會相信他們 ,也沒有人會同情他們的, 只能很氣很氣, 等長大之後再報復回來.
我:後來 你們有去向當初霸凌你的的同學報復嗎?
他們: 沒有, 但是我們把這股怨氣用在無辜的人身上了, 哈哈哈哈…..
我: 如果當初在你們受到霸凌時 你們有反擊的話, 有沒有可能就不會有後來傷及無辜的事情發生?
他們: 我覺得有可能.
孩子間的嬉鬧, 過火的會演變成霸凌, 如果沒有即時的糾正, 就會產生弱勢的一方; 相對的一直站在上方的孩子會食髓知味的繼續玩下去, 這種小孩 通常都比較聰明,但是很討人厭, 很顧人怨 .
我個人覺得教育是生命的基礎, 無視火點的存在, 終究引發森林大火. 忍耐是什麼? 如果忍一忍,事情就會過去了,那就忍吧.
如果忍耐只是讓別人的地雷擴大,讓我們的安全係數降低的話, 不要忍, 一定要反擊, 重重的反擊, 即使是用小力來換大力,也要重重的反擊.
你們的孩子們 在學校裡都好吧? 常常霸凌別人家小孩的人 經歷過一次被重重反擊, 是個教訓
常常被霸凌的小孩子 千萬不要再教他要忍耐 ,要儘量避開那些人. 一個教室才多大? 要怎麼避開?
這樣的感受是很多受霸凌孩子的母親們的心情,這些母親礙於社會習俗,礙於怕惹事生非,硬要自己的孩子忍下來
不適 不忍 不可長
要告訴你的孩子:打回去, 打到對方跪地求饒,打到對方流鼻血.
適時的以暴制暴,才是解決之道
轉載自~台灣採印協會
~後記~
我有些掙扎...這篇是否要與各位分享;最後還是PO上部落格,雖然我們的寶貝都還是幼幼年紀,但我希望帶出來的不是一位忍氣吞聲的孩子,更不是一位自以為聰明的孩子.
而是要適時的"發聲"的孩子~~共勉之!